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詮欣工坊 七-八月活動表


2013722日星期一
詮欣工坊 -八月活動表

  
日期
時間
活動名稱
講師
718日至926(共六週)
每隔週四
下午
2:00~4: 00

本講座開放單次報名!
陳茉莉
心理師
7/18主題:我是快樂小天使
8/1 
主題:我是專心高手()
8/15
主題:我是專心高手()
8/29
主題:我是愛的小天使
9/11
主題:我是情緒高手
9/25
主題:我很特別
718日至926(共六週)
每隔週四
上午
10:00~12:00

本講座開放單次報名!
陳茉莉
心理師
7/18主題:團體的正面力量
8/1
主題:個人的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8/15
主題:媽媽是最好的治療師
8/29
主題:認識與協助特殊需求孩子
9/12
主題:如何和老師(專業人員)溝通
9/26
主題:團體回顧與結束
102721
星期日
下午3:00~5:00
本講座課程已圓滿結束,謝謝每位熱情參予的學員。
何儀峰
醫師
728
星期日
上午10:00~11:30
王浩威醫師演講
王浩威
醫師  
818
星期日
上午9:30~11:30
   
黃國祐
博士
824
星期六
9:00~16:30
陳錦宏
醫師   
鍾麗珍
老師
李佩秦
博士
陳茉莉
心理師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詮欣工坊——-大人怎麼辦——幸福帶領小孩的四道妙方:親師溝通技巧與行為介入工作坊


前言:面對孩子在家裡及學校裡的各種狀況,家長們經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至於在與孩子相處方面上,雖竭盡所能,卻得不到預期的親子關係,在教養中有所衝突。此次課程主要將由資深臨床工作者以小班制的理論及實例帶領,教導家長如何面對孩子行為的有效介入方法,也讓有能力處理變化萬千的溝通情境。

時間:8/24星期六   9:00-16:30地點:詮欣工坊--台中市台灣大道二段2857樓之1
(
原中港路與英才路交叉口,環宇實業大樓)
報名費用:電洽




主辦單位: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張秀菊基金會,詮欣工坊

報名專線:04-23265755 


報名費用:2000元





師資:
陳錦宏醫師   英國倫敦大學博士、資深兒童身心科醫師
鍾麗珍老師 醫學中心資深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
李佩秦老師     特教博士
陳茉莉心理師   紐西蘭認證心理師











上課內容綱要
時間
主題
9:00~10:30
陳錦宏醫師

大人怎麼說
1. 建立與孩子關係所需之溝通技巧
2. 溝通技巧實際演練

10:40~12:10
鍾麗珍心理師


大人怎麼做
1. 行為改變的基本理論及技術練習
2. 實例討論
12:00-13:30
  中午休息

13:10-14:40
李佩秦博士
大人怎麼示範
1.      辛勞的大人如何自我照顧
2.      大人自我照顧對與孩子互動關係影響

14:50~15:20
陳茉莉老師

大人怎麼安慰小孩
1.      當孩子害怕、悲傷、失落、生氣時要怎麼說
問題提問
15:20-16:00   問題與討論
陳茉莉老師/陳錦宏醫師


學費含午餐及點心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從語言發展談教養


8月18日(日)09:30~11:30

 
「從語言發展談教養」

   
黃國祐博士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
            研究興趣與專長:兒童語言發展學和語言心理學。
       
    本次講座希望以提問討論的方式及輕鬆的態度,與家長老師們分享孩子語言發展的些許心得,並回答一些經常被談到的「常識」問題,例如:胎教音樂有用嗎?需要左右腦平衡嗎?喜歡看書是天生的嗎?智能發展真的有關鍵期嗎?學外語會影響智能嗎?該稱讚孩子認真還是聰明?期待能和家長們分享科學家如何看待孩子成長,瞭解甚麼才是科學方法以及如何應用這些訊息讓孩子們能更有效學習。討論大綱預定如下:

       首部曲:懷胎十月
u          胎教音樂真的有用嗎?
u          唸故事書的功能?
       第二部:嬰兒時期
u          多采多姿的環境有用嗎?
u          大腦需要左右平衡嗎?
u          男女真的大不同嗎?
       第三部:牙牙學語
u          看錄影帶能促進說話嗎?
u          照顧者很重要!
u          甚麼時候學外語?有關鍵期嗎?
u          怎樣才叫慢(發展遲緩)?
       第四部:讀書趣
u          為什麼要閱讀?
u          讀書遊戲化!
u          知識網路如何形成?
u          如何估量閱讀能力?
u          父母應如何鼓勵孩子?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詮欣工坊--全心親子團體


前言:身為家長與師長,當面臨孩子有行為上問題時,常不知如何處遇。閱讀坊間各種書籍,仍不知該如何運用。本公司特別聘請受過國外專業訓練,有豐富國內外輔導經驗的心理師,帶著您一步步實際演練,結合概念與實務,必能到最佳成效----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象:想要了解如何讓孩子靜心,提昇孩子專注力之家長、老師與孩子。
限額:限10組(限同一成人與同一小孩為一組,以成人人數計費,隨同上課程的孩子免費)


時間:102年7月~9月,每週四下午2:00~4:00   九月兩堂課程為周三下午
2:00~4:00


地點:詮欣工坊 台中市台灣大道二段285號7樓之1
(原中港路與英才路交叉口,環宇實業大樓)
報名專線:04-23265755

費用:電洽


講師:陳茉莉心理師 紐西蘭梅西大學研究所
紐西蘭註冊登記諮商師
現任:兒童福利聯盟特聘心理治療師


內容:(親子團體)
時間 主題
7/18 主題:我是快樂小天使
8/1 主題:我是專心高手(一)
8/15 主題:我是專心高手(二)
8/29 主題:我是愛的小天使
9/11 主題:我是情緒高手
9/25 主題:我很特別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夢想開始的地方


陪伴孩子成長是每位身為父母的最甜美的喜悅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
總想呵護著    陪伴著孩子一同探索世界

但有時被繁忙的生活壓力逼迫著
 被充斥坊間的龐雜資訊淹沒了

有時我們似乎變得沒有自信
沒有自信教養
沒有自信取捨
沒有自信選擇





詮欣工坊希望的是能透過多方專業團隊的協助,能讓父母親重新找回舐犢情深的初衷
讓最珍貴的親子之情溫暖我們的生命
有自信 有正確技巧地建立親子關係

讓父母成為好的父母
讓孩子成為好的孩子







詮欣 全心 詮心 全新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感念渭水 相信科學



                                                                                                   -- 黃國祐  心理學博士--

    孩子放暑假了,照例在家翻漫畫打電動看影片,打發炎炎夏日。陪孩子再看早能誦唱的「四月望雨」時,孩子嘟嚷:「怎麼沒有『渭水春風』的DVD?音樂劇下檔都那麼久了。」上網查,還真買不到,只好隨口和孩子聊聊蔣渭水,不料孩子怕我嘮叨,搶著說:「我知道啦!他是醫生,是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很重要的人,課本都有講。」
    「那你知道台灣文化協會想做什麼?」我問小犬。
    「就希望日本政府能讓台灣人有公平的參政權,就是對台灣人好一點啦!」孩子說。
    「其實,不單是政治,那時文化協會的士紳和知識份子是想努力全面提升台灣文化,努力讓台灣變成一個進步的社會。」「你知道在第一期會報上蔣渭水說了什麼嗎?」我問。
   「阿哉?」孩子聳聳肩。
   「他在『台灣臨床講義』中寫:台灣的病狀:道德敗壞、迷信、知識淺薄、卑賤、懶惰。  診斷:世界文化低能兒、缺乏知識營養。治療:補給知識營養。」 我說。
   「喔,蔣渭水果然是個很厲害的醫生,但是,他說的是以前,還是現在?」孩子問道。
    是的,90年過了,我們進步文明了嗎?
    我在大學教書,常建議學生們除開瞭解存在的現象外,更應該積極思索這些現象背後的形成原因究竟是什麼,也就是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們在嘗試解決為什麼會這樣的過程中,會做許多實驗來驗證他們的假設。有關人的實驗,不論是行為反應或是心智運作,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人有七情六慾,人會受環境影響,都是不易控制的因素。因此,探究心智的科學家往往需要很多的創意,構思並設計可行且有效的實驗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聰明的構思最重要的元素便是「邏輯」一種推論的法則,當然,中間的過程大家往往看不到,或是懶得看,注意的多半是簡化的結果,甚至是人云亦云的結果。經常聽到台灣的大記者們播報新聞:「依據研究指出,手機有電磁波,會讓人得腦瘤。」多恐怖啊!但是記者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多少的輻射量,才會造成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否則,現在手機人手一支,世界人口不早少一半了。前些年還有個大新聞:「台灣沿海污染嚴重,經檢測發現牡蠣(蚵仔)竟然含有毒物質,吃了恐致癌。」導致布袋蚵農不僅北上國科會抗議,還要當著SNG轉播猛表演生吃蚵仔,逼著負責調查的學者出面澄清:「有重金屬是事實,但是人體會致癌的量必須要一天吃10幾斤,且連續吃好幾年。」日前又聽到一則:練體操可以治療氣喘!人家媽媽接受訪問時明明說:「在醫師的藥物治療以及上體適能課以後,我覺得小朋友的氣喘明顯有改善。」怎麼記者唸乾稿時,會變成:「練體操可以治療氣喘!」如果父母因此帶著小孩猛練體操,放棄了醫療,出了事又誰負責?該位體適能教練會不會因此吃上違反醫療法規的官司?新聞搶收視,問題是,民眾真得沒有思考判斷的能力嗎?
    不說媒體,生活週遭也常發生讓我們感到洩氣的事情。父母都會要求小孩守規矩,不乖的話會被警察叔叔抓去關。但是送孩子上學時,經常會看到闖紅燈、開車逆向、騎上人行道、不走斑馬線,甚至紅線停車並排,警衛出面勸阻還會破口大罵的父母,在罵人的同時,他忘記小孩還在車上目睹這一切。怎麼辦?小孩認知不失調才真是奇蹟!智能發展或是起跑點真得比品行操守重要嗎?再舉一例,前些年搬新居,覺得二十戶的小社區,多是老師和醫師,應該很棒才對。居住至今,其實還真得不錯,大家彬彬有禮,既熱心又和睦,但是有個麻煩問題,社區中庭的水池常髒臭、難清洗、耗水電,但因為「風水」如果冒然改變,恐不利社區的「運勢」。怎麼辦?每一任社區委員誰都不願成為破壞「運勢」的兇手,只好擱著。難怪「能量水」可以到處賣,第四台充斥一堆怪力亂神的節目與神效誇大的廣告,也就見怪不怪了。人是最理性的動物?套句小犬的口頭禪:「屁啦!」
    上課時,我常問同學:「相信世上有鬼的請舉手」,往往一個班會超過一半以上(另一半可能睡著了),接著我會問:「從小到大,你曾經看過鬼的請舉手」,幸好到目前還沒有人舉過手。接著我便問:「你們都沒看過,為什麼相信鬼的存在?」這時便會七嘴八舌,有的說別人看過,有的說書上寫的,最多同學說:看電視的。怎樣,要命吧!雖說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問題是既然眼睛看不到,你為何非得相信它存在?我指的是客觀和機率我們為什麼不站在可能性較高的一邊,反而寧願相信極少人的道聽塗說。正如同樂透號碼的開獎,每個學生都知道第一個號碼是20的機率是42分之1,第二個號碼是11的機率是41分之1,第三個號碼是3的機率是40分之1,因為總共就是142號四十二顆球嘛,非常容易。隔了一週,開獎日又來了,第一個號碼又是20的機率是多少?學生們想了一下,42分之1,沒錯。那第二個號碼又恰巧是11的機率是多少?學生知道是41分之1。第三個號碼又是3的機率是多少?學生們異口同聲:不會那麼巧吧!但是機率多少?大家知道:40分之1。因為每次開獎都是獨立事件,彼此並無關連除非作弊。既是如此,為什麼報紙和電視到處是神算諸葛,能夠精算出一批數字,而後指著觀眾的鼻頭:「相信我,不然你會後悔!」。奇怪的是,如果這般神準,這位大師為何不獨簽全拿,還要辛苦上電視告訴大家他有多博愛?Piaget所說的形式運思在台灣或許是個夢想。
    要說巧合,中研院曾志朗院士在《科學人》雜誌(20032月號)曾寫過一篇文章,那才巧得嚇人,大意是說兩位美國總統林肯和甘迺迪相繼被暗殺所發生的諸多巧事:林肯1860被選為總統,甘迺迪呢,1960年,相隔100年;案殺林肯的Booth生於1839年,暗殺甘迺迪的Oswald生於1939年,也是相隔100年。林肯的秘書叫甘迺迪,甘迺迪的秘書叫林肯。殺林肯的Booth在戲院開槍,跑到倉庫被逮,殺甘迺迪的Oswald在倉庫頂開槍,逃進戲院被抓。林肯(Lincoln)由七個字母組成,甘迺迪(Kennedy)同樣是七個;繼任者一個叫Andrew Johnson,另一個是Lyndon Johnson,都叫詹森(Johnson),數數看字母數,兩個都是13。還有嗎?兩位總統被殺當天都是星期五,第一夫人都坐身旁,同樣後腦杓中彈,都有小孩在白宮內夭折、、、。這事要發生在台灣,絕對是靈異傳奇不斷的戲碼,因為「太巧了」!總統府大概得找一些「國師」來驅夭降魔。
    説到國師,倒還真認識一位,可惜日前家人聚會,閒聊中老爸提到「水仔」死了。「水仔」何許人?是小時候家鄉的地痞流莽,因為不見容於家鄉,於是跑到台北尋求春天,臨行前還找我老爸借錢當跑路費。沒想事隔二十年,水仔搖身一變成為驅妖降魔大師,道館內到處吊掛政商演藝名人的合照相片以及感謝匾額,還開設高雄分館,經常上媒體,好不風光。但是全村子的鄉親都知道,要幫小孩取名收驚,一定得找別人,因為大家太清楚他「底細」了。這其實也是人家的生財之道,何苦為難?只是這種奇特的文化一再被政治人物、演藝名人與八卦媒體過度渲染後,科學家再怎麼努力都難以扭轉此種非理性的想法在人們腦中蔓延,然而一個社會如果怪力亂神形成主流文化,無法以科學知識作為處世領政的基礎,那還有未來嗎
    阿水師怎麼死的?回家鄉時,見路旁一棵老拔樂樹,一時難忍,爬樹摘果,構不著拔樂,掉了下來,摔死了。很難想像曾有上千人跪拜的大師,竟會沒算著這一步。
    寫到這邊,沒有真知灼見,也無金科玉律,倒是期待大家一齊深思,我們想望的社會該是什麼樣?我們寄望的下一代能否更文明?科學研究的目標不僅是發現真知,同時也應想想該如何讓世界更美好。知識並非只用來考試,研究也不僅單為升等,將知識及研究成果落實於生活中才真叫有用。只是,在這之前,在這島上,希望能透過教育讓人人皆可欣賞科學家研究構思之美,能夠不人云亦云,能夠具有理性判斷的能力,能夠關掉一些奇奇怪怪的電視節目與新聞,便已難能可貴,遑論其他。
    遙敬當年的渭水先生,看看現在的台灣社會,想想孩子的童言童語,我們這一代還真得更努力啊!